爱耳护耳,聆听美好
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
你们好!
2022年3月3日,是第二十三个全国“爱耳日”。 我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历经了20年,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爱耳、护耳意识,有效地减少了听力残疾的发生。
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孩子教育的最基础的使命,也是最重要的使命!
幼儿园阶段,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对世界充满好奇,乐于去探索!也正因为如此,孩子们可能会无意识的伤害到自己,一些伤害甚至是不可逆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关于耳朵的小知识,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学会有意识的保护自己的耳朵!
保健孙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让幼儿了解爱耳日的由来、认识耳朵的结构、学做护耳保健操,向幼儿讲解耳朵的重要性和保护耳朵的方法。
爱耳小课堂
爱耳保健操
嘘,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那我们在生活中怎么样去保护自己的耳朵呢?
护耳小知识
1.不往耳朵里塞东西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将细小物品塞入耳中,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如遇到误将细小物件塞入耳中的情况,应立即就医,不可试图自行挖出异物。
2.避免耳朵进水
在游泳、洗澡、洗头时,要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炎。如果不慎进水,可以让头部向进水一侧的耳部倾斜,未进水一侧的脚抬起,进水一侧的脚轻轻蹦跳,耳道内的水就可以顺着外耳道自然流出。也可以用棉签把耳朵的水吸干,但在使用棉签的时候要注意棉签不要进入耳朵过深,以免伤害到耳蜗,对听力造成伤害。如果耳道内的水不能及时清除,可以到医院就诊,让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清理耳道内的积水。
3.正确擦鼻涕
耳朵鼻子之间通过咽鼓管相通。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两个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擤鼻涕,这种擤鼻涕的方法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被从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正确擤鼻涕的方法是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轻轻用力向外出气,另一侧鼻孔的鼻涕便会擤出来。
4.避免经常掏耳朵
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无须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幼儿注意不要掏耳朵过于频繁,如果不小心很容易伤到耳道甚至耳膜。很多人觉得掏耳朵很舒服,但是要注意频率,而且不能用太尖锐的东西掏耳朵。
5.科学饮食,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锌、铁、钙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利于血管扩张,改善内耳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通过内容丰富的“爱耳护耳,聆听美好”的主题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了爱耳、护耳的知识,提高了幼儿保护耳朵的意识和能力。全国爱耳日,请大朋友们和小朋友们都要学会爱护自己的耳朵,聆听生活的美妙哦。
上一篇:精心准备 待你归来
下一篇:我护眼 我运动 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