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共论 交流共进
——江宁街道锦文路幼儿园开展“个人课题”交流活动
“个人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科研水平提升的助推器,是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江宁区2021年度(第十一期)校、区级“个人课题”申报过程中,江宁街道锦文路幼儿园有8项“个人课题”分别获得区、园级立项。为提高立项课题研究质量,促进课题交流,2022年9月21日、12月7日,我园举行了“个人课题”交流研讨活动。
在我园立项的8项“个人课题”中,区级立项4项。首先冯老师向本学期新入职的教师讲述了如何正确撰写课题,从“个人课题”的基本理念、与论文(案例)的区别、研究方法和成果报告的撰写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讲解。接着,4位区级“个人课题”主持人,从课题选题的角度入手,分享了她们“个人课题”立项的经验,指出选题应当切口小、富有新意,并分别向大家交流了在研究中运用的不同策略和方法,汇报了课题研究思路。
由于此阶段已进入到研究中后期,为了展现前期研究成果,同时梳理现状与问题,为后续研究以及结题工作做好准备,2022年11月-12月,曹婷婷、李晓连三位老师就前期研究成果做了汇报。
曹婷婷老师的个人课题为《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有效组织的实践研究》,11月开始,她带领大班年级组教师进行了推磨式半日活动观摩,并就自主点心与自主散步等过度环节组织形式进行了研讨。
李晓连老师的个人课题为《巧用种植园地提高小班幼儿图像表征能力的实践研究》,她则通过一个课程故事向大家讲述了在幼儿园种植园地所开展的种植活动中,小班幼儿是如何从参与植物生长过程和生长规律行为用图像表达自己的认知的。
本次课题交流活动是一次研究与学习的旅程,是个人科研能力提升的宝贵机会和重要平台,我园教师研学共论,交流共进,相信对老师们“个人课题”的高质量完成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走近幼儿 贴近生活
下一篇:政治学习丨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