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多彩生命 享受幸福童年
节气活动丨幼心探清明 传统古韵传
阳春四月,雨润大地,仲春与暮春悄然交接。“又是一年清明时,又是一年春草绿” ,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节,清明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节日如期而至。它不仅是亲近自然、踏青赏春的好时候,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了让锦文路幼儿园的孩子们深入了解清明节传统习俗,传承经典文化,一场意义非凡的清明节主题活动就此拉开帷幕。
话清明,探传统
在活动开展前,孩子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等方式知晓了清明时节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蹴鞠、射柳、吃青团、扫墓等习俗,这也是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延续着家族的情感脉络与精神传承。
戏清明,承传统
对于小班的孩子们而言,清明或许是一个有些陌生的概念。但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记忆。为了让孩子们在童真童趣中亲近传统、感受清明,小班的“戏清明”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孩子们在多样活动中亲近清明传统,体会节日氛围,在纯真童年里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草长莺飞二月天,扶堤杨柳醉春烟。小一班的孩子们迎来了一场超有趣的风筝活动。孩子们拿着用一次性方便袋和粗毛线制作的简易风筝,在户外奔跑嬉戏,让风筝乘风飞舞 。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洋溢着欢乐,感受着清明时节放风筝的趣味,体验与风追逐的快乐。
在户外场地上,小二班的孩子们围绕着圆球欢快地蹴鞠。你追我赶间,小小的身体充满活力,在传统运动中感受清明的活力与生机,体会古代游戏的独特魅力。
小三班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观看电影《小兵张嘎》 。随着剧情发展,他们时而紧张,时而欢笑,在光影中感受革命年代的故事,在幼小的心灵种下缅怀先烈、珍惜生活的种子。
小四班的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动手搭建吊床,孩子们轻轻晃动,仿佛与春天共舞。微风拂过脸庞,在轻松惬意中,感受清明时节的悠然氛围,享受童年的纯真快乐。
栖凤路分部的小班孩子们手持射箭,将柳条小心插入筒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插柳这一清明传统习俗,感受其中蕴含的祈福与怀念之情。
祭清明,悟传统
中班的孩子们以手工和艺术创作的形式开展了“祭清明”活动,他们用艾草、幼儿园里的花草、画笔以及创意展现对清明的独特理解,深刻领悟清明缅怀、祈福等文化意义。
中一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模具、电锅、皂基、艾草等材料 ,制作艾草手工皂。他们专注地搅拌、倒入模具,看着一块块带着艾草清香的手工皂成型,孩子们体验传统与手工结合的乐趣,也了解艾草在清明时节的特殊意义。
中二班的孩子们利用白卡纸、水果网、颜料、水彩笔等材料 ,描绘出心中的春山景色。通过涂抹、勾勒,将春天的色彩与清明的意境融合在画纸上。
彩笔在中三班孩子们的手中挥舞,剪刀灵活裁剪,他们精心绘制和装饰纸鸢。一个个色彩斑斓、造型各异的纸鸢在手中诞生,将对清明的美好期待融入其中。
幼儿园里的自然资源是孩子们触手可得且最熟悉不过了了,中四班的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寻找花朵、绿草、树叶并放在长布上,用积木轻轻敲打拓染,看着美丽的图案逐渐呈现,感受大自然与传统技艺结合的神奇,留住春天的色彩。
品清明,扬传统
美食,作为文化传承的独特载体,大班幼儿将在此次“品清明”活动中绽放异彩,在美食的味道里感受清明的文化传承,体会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生活智慧与情感寄托。
清明时节正是菊花脑生长旺盛的季节,大一班和栖凤路分部混龄班的孩子们小组讨论如何制作菊花脑鸡蛋汤并且将其记录下来,在幼儿园准备好食材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尝试制作,通过清洗、打蛋、倒入菊花脑、鸡蛋、盐的流程,一碗碗热乎乎的菊花脑鸡蛋汤完成啦!最后,大家一起品尝春天的味道,体会劳动与分享的快乐。
烧水壶里的水咕噜咕噜冒着热气,大二班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泡上清香的春茶。轻嗅茶香,小口品尝,在茶香中感受清明时节的清新与宁静,了解茶文化在传统节日中的韵味。
大三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清明粿,从揉面到包馅,每一步都充满期待,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清明粿,感受传统美食带来的满足与幸福。
大四班的孩子们利用青团预拌粉、豆沙等材料,学习青团的制作。从混合材料到包入豆沙馅,再到成型,深入了解青团这一清明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在美食中传承清明文化。
锦文路幼儿园清明活动,如春日雅韵,镌刻于时光。孩童们于活动中穿梭,或制青团,或绘纸鸢,或敬先烈。传统习俗的种子,悄然播撒在稚嫩心田。忆清明,是追思先辈的深沉;看今朝,是拥抱希望的蓬勃。愿孩子们承传统之重,怀感恩之心,在成长路上,绽放文化繁花,奔赴光明新程。
-------- 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锦文路幼儿园--------
下一篇:节气活动丨大雪至,冬安好